成语映月读书是什么成语?有什么故事和含义?

成语映月读书,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褒奖读书人的成语。这句成语的含义是指,读书人在夜晚的时候,借助月光来读书,以此来强调读书人的刻苦和努力。

据史书记载,这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经在他的诗作《竹枝词·次韵章质夫书》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这里的“天光云影”指的就是月光,刘禹锡借助月光来形容读书人的刻苦精神,从而形成了“映月读书”的成语。

成语“映月读书”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。它强调了读书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鞭策,说明读书人在学习中要有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精神。它也表明了读书人的勤奋和毅力,只有像映月读书一样,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。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以天为师,以月为范”的思想,即以自然为师,以自然为范,从而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价值。

除了刘禹锡的诗作之外,还有许多文艺作品都曾经涉及到成语“映月读书”。比如,唐代诗人孟郊的《登科后》中,就有“映月读书劳夜寐,悠悠我心怎不醉”这样的句子,强调了读书人在学习中的专注和投入。元代文学家郑光祖还曾经写过一篇名为《映月读书图》的故事,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月光下读书成才的故事,展示了成语“映月读书”的含义和价值。

总的来说,成语“映月读书”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它通过对读书人的赞美,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奋、自律、自我约束和自然教育的价值观念。今天,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这句成语来激励自己,不断努力、不断进步,成为一名有用之才。